笔下文学 > 腊梅苦寒鲜花开 > 第31章 “八马”水库

第31章 “八马”水库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腊梅苦寒鲜花开 !

    梅花讲完了她在山岗上“呐喊“的故事,已经天亮了,第二天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吃了早饭,她把孙女儿岚岚送去了幼儿园,大孙子可可上学去了,孙子孙女中午都在学校吃饭。

    她领着龙三教授坐上了104路公交车,来到了她当年曾经挥汗如雨的“八马”水库。

    站在水库堤坝上,举目望去。

    水库的水真清!像一面大镜子,又像一块蓝宝石镶嵌在这绿色的大地上。阳光一照,清风徐来,水面上跳动起粼粼波光,清风而过,水里又倒映出蓝天白云,映出了小草的嫩绿,映出了小树迎风招展的婀娜多姿。

    远处水天相接,时儿有小鸟飞过,时儿有白鹤展着翅膀飞翔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水库四周岸边,垂荫绿柳,藤蔓婆娑。

    “八马”水库占地面积为.75平方米,如今已纳入了水利管理工程项目。

    梅花站在水库堤坝上,讲述了这“八马”水库的由来。

    原来这儿是几条山谷的水流汇集之地,在没修堤坝之前,雨水季节,各山沟的洪流顺谷而泻,流入到当地有名的达马河,大旱年,这坝下两岸农田无水灌溉,农业欠收。

    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在此筑坝蓄水,确保大旱之年库区下游的村民用水和牲畜用水,特别是库区两岸的农田灌溉。

    在这几条山谷的汇合处,有八个半山坡,每个半山坡犹如一匹骏马,伸着脖子朝向山谷。后来水库建成后,这“八匹骏马”的头恰似伸向了水库在饮水,这“八马”水库因此而得名。

    她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指着那八匹马的头,它们就像是奔驰了千里的宝马,如饥似渴地在饮着甘甜的清泉。

    接着,梅花又带着龙教授向堤坝下面走去,看着这宽阔高大的坝埂,那热火朝天的场面,在梅花的眼前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展现……

    那山岗上的“呐喊”影响了左邻右社,影响到了全公社,梅花的名字犹如那“呐喊”声,传遍了家家户户。

    公社以大队为单位,成立了水库基建队,梅花又被公社指派到了“八马”水库基建队。

    破土的那天,党委还举行了开工仪式,每个大队为一个小组。

    那天这堤坝最底层的山岗上,红旗飘飘,基建队的队员,他们有的戴着草帽,有的头上扎着毛巾,有的肩上搭着洗澡帕。

    砂锹、二锤、钻子、铁铲、箢篼、锄头、扁担等,这就是那时改天换地最先进的劳动工具。

    在开工仪式上,李书记讲了修“八马”水库的目的和意义。

    并号召大家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李书记那“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舞着全体基建队建设者。

    李书记在开工仪式上,讲完话过后,接着基建队大队长周胜天又讲了有关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鞭炮声中,书记拿着锄头在大坝最底处,挖下了第一锄泥,表示“八马”水库堤坝修筑工程,正式动工。

    当书记挖下第一锄泥时,大家根据基建队的统一的布置,各小组各就各位,一场开天劈地的战斗打响了。

    梅花也就投身到了这场火热的战斗中,白天在这紧张的劳动中,她忘掉了过去,忘掉了她的龙三哥,淡忘了她内心深处那份抹不去的情,把全部精力都置身于这水库会战之中。

    她的那个小组,负责从山上挑石块填坝底,第一天的任务她就超额完成。

    开山大军的人马,个个都像愚公移山,那锤子打在镐子的叮当声,那山路上,长长的队伍,挑着泥土的男男女女,挑着石块的人们,个个汗流浃背,有的小跑,有的奋起直追。

    在那长长的队伍里,担石块的人们,大都用箢篼挑,可梅花与好多男士一样,用小箩筐挑,他们你追我赶,个个满脸汗水,满身汗水。

    红旗飘飘,荡在空中,砂钎二锤的叮当声,响在山岗;你追我赶的脚步声,这开山霹雳的吆喝声,声声入耳;这红旗的飘展声,这砂钎二锤的叮当声,这你追我赶的脚步声,汇成了一曲改天换地的交响乐。

    梅花的一身早已被汗水湿透了,她用毛巾擦了擦脸,通红的脸上汗水直冒,灰尘与汗水粘糊在一起,她与大家一样,花脸一张。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她吃了夜饭,去洗澡时,全身酸痛,觉得周身像散了架似的,她知道今天劳累有点过度,她从来没这么拼命的干过。

    躺在床上,不敢动弹,她叫梅婷为她揉了揉肩膀,并跟妹妹梅婷讲了今天“八马”水库的开工仪式有多么的隆重,妹妹听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她静静地在想,这一天下来,收获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她始终觉得李书记的讲话太鼓舞人心了!特别是书记讲的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深深地打动了她。

    她感受到了要与天斗,与地斗,是要流血流汗,这“八马”水库的建成,需要多少劳动力,需要我们付出多少汗水和心血。将来的“八马”水库不仅仅蓄的是水,它还装着我们这些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我们所有劳动者的辛酸。

    经过一天的劳累,洗了澡过后,妹妹梅婷又为她揉了全身,她感觉全身舒缓多了。

    她心里在想,通过一晚上的休息,明天早上起来,又会完全恢复体力。梅花经常都会说:“气力是个怪,今天用了,明天在。”

    她又在想,原来干活干累了,洗了澡很快就会入睡,可今晚老是睡不着。

    回想起今天的一切情况,就一下联想到了龙三哥的家乡,龙三哥那儿会修水库吗?如果会的话,龙三哥也会去参加战斗。

    龙三哥也一定会在战斗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天斗地精神,他白天会去战斗,晚上又肯定在煤油灯下看书。

    龙三哥,你睡了吗?你肯定还没睡,你知道吗?今天是我们这儿有史以来,也是我这一生以来,见过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劳动大军集会,那场面,那情境,真动人,那真是“敢叫日月换新天”!

    龙三哥,如果你今天亲临了现场,你一定会写出一篇惊天动地的好文章来。

    你的文笔,能把“八马”水库的破土仪式和今天那如火如荼的场面写得生灵活现,就像电影里的筑库大军一样,那排山倒海之势,那千军万马的气派会跃然你的笔端。

    龙三哥,如果今天你也参加了我们这儿的“盛典”,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到火热的战斗中去,你会真真正正会体验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全部内涵。

    我们都会一起去感受劳动的艰辛,劳动人民是最辛苦的,农民是一切劳动果实的缔造者,劳动是最光荣的。

    农民是伟大的劳动者,是伟大的缔造者,农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你我都是农民的子女,我们的血管里,每滴血都流淌着“劳动”这个细胞,我们不劳动,谁劳动?我们不改天换地,谁来改天换地……

    那晚梅花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可她今晚没去触动与龙三哥的思念,而是去联想他与龙三哥在一起劳动的境界,把劳动这一思想境界升华得如此之高之赋有崇高的内涵。

    一个农村妹子,把劳动看得如此之光荣之崇高,在梅花思想深处,农民这个概念扎得如此之牢,劳动这一光荣传统,受她父母影响之深。

    不然她不会有“气力是个怪,今天用了,明天在”,这一风趣乐观而富有哲理性的说法。

    她想到这儿,不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她又和大家一样,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

    今天梅花这个小组与另一个小组对换,他们这个小组负责开山劈石。

    她与本小队的张兰姑娘轮流打锤,一开始梅花叫张兰掌砂钎,她来抡锤,她的甩二锤打得太好了,有的男劳动力都打不过她。甩二锤也叫翻山二锤,劳力不好的,没掌握好技巧的,弄不好就会砸在掌砂钎那人的手上。

    张兰也是一个好心的姑娘,她见梅花打甩二锤打得太久了,怕梅花吃不消,于是张兰就叫梅花掌砂钎,她来打。

    在张兰姑娘的再三要求下,梅花也就去掌砂钎了,可没轮换到五分钟,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在轮换之前,梅花跟张兰讲了打甩二锤的要领,前后手如何用力,如何配合,两眼必须全神贯注地盯在砂钎上,要不偏不倚地打在砂钎帽上,这样才又准确又不会伤人。

    张兰说,她原来在生产队打过甩二锤。

    张兰姑娘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体力活,她先打的时候,仍然是试着打,就是直接把二锤打在砂钎帽上,没想到还是把二锤砸在了梅花的手上。

    幸好张兰没打甩二锤,不然梅花的手不知会砸成啥样。

    梅花“哎哟”一声,手背砸出了血,把梅花眼泪都痛出来了,小组长看到此情况,立即叫她到临时医疗站去敷药。

    上好药过后,休息了一会,组长叫她回家去,梅花说没什么,小伤而已。

    梅花觉得是小伤,她又挑着小箩筐去挑石块,不一会儿,广播里就在播报梅花轻伤不下火线的先进事迹。

    梅花的行动,真正体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她的这一行动,极大的激励了大家。虽不是什么生动的感人事迹,但她受了伤继续战斗在第一线,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

    经过全体建设者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八马”水库终于建成了。竣工那天,大坝两岸人山人海,欢呼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喧天动地……

    锣鼓声声震天响,相亲路上雨蒙蒙,梅花的故事在继续,请您继续分享《腊梅苦寒鲜花开》第032章《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