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腊梅苦寒鲜花开 > 第33章 “爬门”

第33章 “爬门”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腊梅苦寒鲜花开 !

    “爬门”也称“扒门”,是当地婚姻嫁娶中的一种风俗,就是女方第一次到男方家“大捞”一把。

    只要是男女双方都没意见,男方打发女方很多钱物。有的地方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也叫“爬门”,或者叫“上门”。

    相亲那天,妈回到家里,当着梅花她爸,把达娃家所有情况,对梅花说了几遍,说达娃家如何如何,达娃又如何如何。

    总之一句话,梅妈对这门亲事,很在乎,很看重达娃的家庭。

    没过几天,媒婆就托人带信来说“爬门“的日子已选好了。

    小雨下了几天几夜,田坎路,土坎路,一路泥泞。

    梅妈头天晚上,就对梅花说,要怎么打扮自己,衣服穿哪件最好看,裤子穿哪条最合身。可梅花就没听她妈的,她还是穿的平时干活穿的那套衣服。

    “妈,我觉得我穿这一身是最好看的。”

    “好看,最好看,就依你花花儿的,你囊门穿,就囊门穿,要是达娃看不起你花花儿,我硬是枉自操心。”

    在妈的催促之下,不得不戴上草帽穿上胶鞋,踏上了这难走的“爬门”之路。

    按照媒婆的吩咐,俩娘母先去媒婆那儿。媒婆早在那田坎路口等起了,媒婆头戴斗笠,脚穿短颈桶鞋,手提一双红灯草绒布鞋。

    走在那满是泥浆的田坎路上,红鞋子媒婆一路在前,边走边叫梅花俩娘母走稳当,嘴上唠叨过没停。

    过了田垅,翻过山坡,她们脚上的鞋子“眼睛鼻子”都不在了。

    母女俩都觉得,穿着全是泥浆的胶鞋走起一点都不舒服,于是就脱下了胶鞋,“捞脚匝裤”赤脚上阵,两双“光脚板”一前一后地跟着媒婆,深一脚浅一脚地一路慢慢前行。

    媒婆边走边说:“这‘爬门‘的日子硬是看得好,天上落雨,地下溜,天公赐福六六,六六大吉,六六大顺,梅花婚后的日子会是风调雨顺。如果梅花今后遇上有什么大凡小事,一溜就过去了,你和梅花他爸就好好享福吧!”

    梅妈说:“托你媒人的福哟!你奉得好,今天这‘爬门’的日子是你看的呀?”

    “是啊,是我亲自选的,我根据梅花的生庚八字和达娃的生庚八字,我查了好多古书,才选好了今天这个‘爬门’的日子。”

    梅花走在后面,听到红鞋子媒婆说的这些,心里难受极了。

    今天这一路走来,一路风雨,一路风声,一路雨声,一路泥泞……

    她总感觉这一路越走越难走,越走越艰难,越走越遥远,越走越痛苦,越走越看不到尽头……

    回想起跟妈到外公那儿去,一路走,一路期盼,总想到外公那儿去,总想早点看见外公。

    更没想到的是,不仅看到了她可亲可敬的外公,而且还遇到了她人生以来,最喜欢的龙三哥。

    可今天这一路走去,没得一丝期盼的感觉,没得一丁点儿想早点见到谁的念想。

    难道这是我先遇上了龙三哥,先喜欢上了龙三哥,所以今天心里就没得那样的盼望?

    要是我没遇上龙三哥,没喜欢上龙三哥,我这心里又将是如何?会有恨不得早点想去看达娃,早点想去达娃他家吗?

    自从那天隔街看见媒人介绍的那个达娃,梅花第一印象,就觉得不顺眼。远远看去那斗笠下的年轻人,嘴上叼着叶子烟,脸上好像长有不少的络腮胡。

    明明是相亲,那娃儿为什么就不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为什么就不刮一下络腮胡,那天,梅花也没看清楚对方,今天她要去看过究竟。

    她早就把达娃与龙三哥进行了比较,从相貌长相看,龙三哥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书生,既有农民的气质,又有书生的雅气。

    而这达娃嘴上叼着叶子烟,年纪轻轻的脸颊上就长满络腮胡,既像农村一地痞,又像是乡下那种仗势欺人的土霸王。

    一路走来,一路想,她今后的日子会像红鞋子媒婆所说的“风调雨顺”吗?会是六六大顺吗?

    自从妈“醒来”过后,梅花就什么都在顺从她妈,也就从来没让她妈生过气。

    她的命运完全掌控在她妈手中,而她妈的一切愿望又全都掌握在这红鞋子媒婆手里,媒婆手上那碗“迷魂汤”早把她妈迷住了。

    媒婆说什么,妈都听得如痴如迷。从那天隔街看见斗笠下的那个达娃,她就有所感觉,这达娃根本不像媒人说的那样,要人材有人材,要相貌有相貌。

    难道这满脸络腮胡就是他的人材,就是他的相貌,这确实是他的长相,也确实是他的人材。

    家庭条件那么好的他,难道当地就没得哪个姑娘配得上他?他为什么会叫达娃,为什么不叫他络腮娃,是不是别人取的这个外号,这外号为什么要带个“达”字?梅花想知道过究竟。

    媒婆这么看得起我梅花,难道我梅花真有那么美、那么乖、那么漂亮吗?

    媒人把我说得像仙女一样, 又把达娃说得如此那般,看见那斗笠下的达娃就不咋样,除脸上长有络腮胡以外,就没看出他有什么特别的人材,媒婆呀媒婆,你真是说媒的“婆”!

    自从那天相亲回到家后,她心头就不高兴,一句话,一点不如意。心头的一千个不情愿,一万个不喜欢,也只有窝火在她自己的心底,从没在妈面前说半个不字。

    一想到那斗笠下满脸络腮胡的达娃,心里的酸痛时时都会痛定思痛地又去思念她心上的龙三哥。

    这条”爬门”之路,这条通往未来婆家的路,这条她婚后回娘家的路,今天如此坎坷,如此崎岖,如此泥泞,如此难走,这也许就是她婚后的人生之路。

    她一路走来,一路琢磨:去抗争!去反抗!去与妈对着干!又去逃离!哎……梅花在心中叹息。

    但她也在心中但愿,但愿这条路,今后该会是雨后天晴的阳光大道,该会是一路笑语,一路欢歌……

    “快到了,前面大院子就是达娃的家。”媒婆说。

    达娃家的屋檐口下,亲亲戚戚,同院乡亲,好多人在等侯。

    梅花有意把草帽戴得很低,佯装着怕眼怕羞,刚一进院坝,达娃和他妈就来迎接了。

    达娃妈一脸笑容地接过梅花俩娘母手中的泥浆胶鞋,急忙就把她们领进了屋。

    达娃的奶奶坐在那把藤椅上,老奶奶年岁已高,但眼力仍然不错。她看着梅花一进屋,脸上就一直挂着灿烂的夕阳,她老人家的眼睛随着梅花脚步的移动而转动,把梅花看得实实在在。

    门外的亲戚、邻居们你一言他一语。

    “这女娃子好高,看‘衣架儿’不错!”

    “这女娃子像妈,高高大大的,她妈人材就不错!”

    “这女娃子脸上肯定有`几颗饭’(当地俗称女娃子脸上有饭,就是人好看)。”

    “这女娃子人材不错,达娃艳福不浅哟!”

    “这女娃子咋会被介绍到康家?”

    “哎……可惜哟!”

    大家小声小声地品头论足,有的在叹息,有的还在摇头,这叹息、这摇头意味着什么?

    达娃犹如一只不会飞的苍蝇,两只蝇眼直楞楞地盯着梅花。他妈喊了几声,叫他去打水来跟梅花俩娘母洗脚,达娃才回过神来。

    相亲那天,达娃确实没看清楚梅花,今天他近距离地看到了梅花,梅花果真像媒人说的那么漂亮。达娃这下放下心了,梅花就是他想要的乖妹子,他心里暗自高兴到了极点。

    达娃把水提到了梅花面前,梅花闻到一股浓浓的叶子烟味,心里好难受。提起桶就朝门外走,心想你们要看就看吧!梅花叫上她妈到坝子外面,把脚上的泥浆洗了。

    这下达娃家所有的亲朋好友,把目光都投到了梅花身上。

    “这女娃子的辫子好长哟!”

    “这妹子真的好乖!”

    “这女娃子肯定是冲着康家来的,不然这妹子不可能看得起达娃。”

    “哎……好比一朵鲜花,插在了狗粪上,这梅花认命吧!”

    几个年轻妇女在墙角那边,一边打鞋垫一边小声小声议论。

    达娃又提来一桶水,手上拿了两双布鞋。

    梅花和她妈洗了脚后进到屋里,那媒婆的嘴皮上下“连盖”翻过没停。

    梅花走到达娃妈面前说道:“娘娘,你的房间在哪儿,我想休息一会儿。”

    达娃他妈这几天一直在生病,看到漂亮的新媳妇儿“爬门”来了,一切病痛都像好了似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前几天她带着病痛,和达娃奶奶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达娃他妈立忙把梅花领到了她的房间,出来后,梅花就闩上了门。

    梅花躺在床上,她太疲倦了,工地上的活太累了,但她从没叫一声苦。今天这一路走来,觉得比干活还要累。

    这儿的一切都是那么生疏,外面闹麻麻的,灶房里传来的声音,令她心里觉得好不舒服,她哪里会有睡意。

    她闭上眼睛,总想找回睡在大凤小凤床上的感觉,在大凤小凤的床上,就像是睡在自己的床上一样。可这串架房四面传来的嘈杂声,更令她心烦,那媒婆的嗓门越开越大。

    “素芬,走,我和达娃妈带你去到处看看。”媒婆说道。

    达娃妈领着梅妈和媒婆走进了左边四间房屋,媒婆“翻连盖式”地给梅妈介绍,主人说得少,“连盖婆”翻得多。

    梅妈看见那挂在正梁上香喷喷的腊肉好似羡慕,这么些年来,她走亲串戚,从来就没见过谁家正梁上挂有那么多的腊肉。

    梅妈心头真的是太喜欢这个家了,这达娃家真的不错,与龙三家比,简直是无法比。看完了左边房间,又来到了右边这四间房舍。

    这下“连盖婆”,嘴仍然在不停地翻,手也在不停地“翻箱倒柜”。几个柜子谷子装得满满的,几个石柜子里面装的是包谷、麦子等,灶房外面,猪圈里两头大猪肥滚滚的。

    梅妈今天算是大开了眼界,达娃的家庭条件太好了,太富裕了。她犹如走进了“豪宅”,看来从今天开始,这“豪宅”之门,梅花只要一嫁过来,她就是这儿的常客了。

    她把自己比着是穷苦人家的小星星,把女儿梅花比着马上就要成为天上的月亮,星星跟着月亮走,好沾上女儿的光。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梅妈还不敢相信,媒婆说的全是真话,这门亲事她太满意了,她要好好感谢媒人。

    这“豪门”之宅的主人,真不愧为是县公安局的领导,遗憾的是今天梅妈不能见到这位高官。这“豪宅”主人恰巧要参加县上的某个会议,不在家。

    梅妈的娘家、婆家几代人都长在那苦命的穷根上,穷苦了,穷怕了,穷得来总想有一天指望自己的女儿,能找上一个条件好的家庭,拔掉这命苦的穷根。

    命好的女儿今天终于遇上了这么个好家庭,真是“康箩筐”快要跳进“米箩筐”了。

    梅妈做梦也没想到会攀上这么个“官亲家”。她好像几十年来,就没吃过糖一样,今天这糖,含在嘴里,一直甜透到了她的全身。

    看完了所有房间,她们从正门走出来。

    正门对着四合院的内坝,这内坝三分之二与三分之一界限十分分明,整个大院,他达娃家就占据了三分之二。

    那三分之一好像是乡下,这三分之二犹如是城里,换句话说,这就是那个年代乡下的贫富之别。

    梅妈看到的这一切,犹如刘姥姥走进了大观院,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人间美景。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富裕家庭,她恨不得自己就是梅花,她要是梅花的话,今天就马上过门。

    看来女儿命中带福,这是梅花的福,女儿的福,也就是她当妈的福。

    康家为了今天这门亲事,请来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炒菜师傅,九大碗八大砣,整鸡整鸭……桌上摆得满满的。

    梅花跟妈坐一方,对方正坐着达娃和他妈,此时梅花不得不正眼看一下达娃。

    达娃不顾梅花的感受,一直拿蝇眼盯着她。

    达娃的头发,二分开,中间一条小白缝,极像一条凝固了的白色细流,一动也不动。

    他前额凸显,眉毛恰似吊在岩边的两窝蓑草,蓑草下两只蝇眼,直勾勾地瞄着梅花。

    一张白色脸皮包盖着微凸的颧骨,颧骨下面布满密麻麻的黑色胡茬。大鼻子下面那口暗洞,上下并排着几颗黑色的大牙,抽叶子烟的时候,一股浓烟会从那黑洞里冒出来。

    梅花看到这“要人材有人材,要相貌有相貌”的达娃,她简直没胃口吃这丰盛的“九大碗八大砣”。

    达娃大夹大夹地吃肉,大口大口地喝酒,他端起酒碗敬客人,达娃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炫耀他的“豪门”,炫耀他今天的喜事,炫耀他找到了一个漂亮的乖妹子。

    梅花舀了一点米汤,泡着白米饭,也就算吃了一顿今天这“爬门”的大餐。

    饭后,媒人把梅花俩娘母和达娃母女俩叫到一间屋子里,梅花坐在一张凳子上,目视着墙上贴的画报。

    达娃嘴上叼着叶子烟,叶子烟味夹杂着酒味,熏得满屋都是。媒婆“叽里呱啦”地夸中午的饭菜好香,太好吃了,剩好多哟!

    接下来媒婆就叫男女双方表态。

    当叫到梅花表态时,梅花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梅花,你今天好激动!我看得出来,你好高兴哟!你不说,就是欢喜得很!”媒人说道。

    “达娃,还不给梅花见面礼?

    此时的达娃,上脸通红,下脸黑色胡茬抽动了几下,似醉非醉地从裤篼里摸出了六张一元的纸币:“梅花姑娘,这是我给你的六六顺的见面礼,请你收下。”

    梅花的脸朝着一边,看都没看他一眼,达娃就把那“六六顺”的见面礼放在了梅花的膝盖上面,六张一元的纸币,有的悬在了梅花的膝盖上,有的掉在了地上。

    见此,梅花她妈搞忙把那见面礼捡了起来,揣在了自己的衣篼里。

    ……

    梅花带着一肚子的怨气,从达娃家出来,就踏上了回家的路,媒人叫达娃去送梅花,梅花走得很快,达娃醉熏熏的,他那追得上。

    ……

    一会儿,梅妈背着康家打发的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那两节的确良布,一双泡沫凉鞋,一双皮鞋,六十块钱,一大口袋水果糖,就是今天梅花“爬门”的所有礼物。

    这么几十年来,梅妈从没见过这么如此贵重的东西,她只管高兴,她就没去想过梅花的感受。

    坎坷 “爬门”路,梅花好痛苦,炫耀“官亲家”,梅家风波起,梅花的故事在继续,请您继续分享《腊梅苦寒鲜花开》第034章《再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