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曹操来选择题 > 第十五章:舌战群儒

第十五章:舌战群儒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三国:曹操来选择题 !

    诸葛亮自信满满的样子,让鲁肃内心震撼无比。

    即便是吹牛,也没听到有人敢这么吹嘘。

    接下来,诸葛良同刘封一起,随鲁肃过江来到东吴柴桑。

    鲁肃把他们先安顿在驿馆,叮嘱他不要对孙权言曹操兵多将广的话。

    随后向孙权复命。

    他把江夏,刘备展示的军力,以及诸葛亮说的话,完完整整地告诉孙权。

    旁边张昭等人,听到这番话,全是一脸不屑的表情。

    心里打定主意,明日要挫一挫诸葛亮的锐气。

    次日一早,鲁肃来驿馆,领诸葛亮,刘封去见吴主孙权。

    正厅的廊下,聚集了不少谋士,儒生。

    见这架势,诸葛亮脑海里开始酝酿说辞。

    诸葛亮面带微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帐内。

    坐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峨冠博带,蓄着长须的老者。

    “吾乃长史张昭,有话需向诸葛先生讨教。”

    诸葛亮知道张昭是东吴的第一谋臣,很有号召力,若不搞定他,后面的事难以进行。

    “请问!”

    张昭起身道:“闻先生助刘备擒击退夏侯惇于禁,可谓风光无限,为何要退至江夏?”

    “吾听子敬言,先生把曹操的数十万大军比作齑粉,先生大可以助刘备独自抵御曹军,为何过来求助我主?”

    这些话,问得还算比较客气。

    诸葛亮也以礼相答:“皇叔退至江夏,是战略转移,至于求助东吴,是要借助东吴的地利!”

    这话一下惹恼了张昭。

    当即就挖苦道:“先生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啊,借我东吴的势,击退曹操,然后独享战果,当我们东吴上下,皆是三岁小儿?”

    “呵呵,东吴也可不助皇叔,但若如此,东吴上下才真成了三岁小儿!”

    “你……这是何意?”

    张昭一脸懵笔。

    “敢问诸位,曹操若灭了我主刘备,下一步欲做何打算?班师回许昌,然后和东吴隔江治天下?”

    张昭一怔:“这也并非不可能!”

    “哈哈……”

    诸葛亮狂笑几声:“幼稚!曹操灭吕布,袁术,袁绍,平乌恒,志向远大,岂会任东吴偏安一偶?”

    张昭被怼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你又不是曹操的心腹,如何知他所想?”

    “我当然不是,但我觉得你张昭像曹操的心腹,百般阻拦我劝说吴主和曹操开战,岂不是心向曹操?”

    “你……”

    张昭气得差点吐血,灰溜溜退了下去。

    这时,一个虞翻的谋士面带讥讽之色,站了出来。

    “先生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战果,便是新野城被曹仁大败,如丧家之犬四处奔袭?”

    一句丧家之犬,扎了诸葛亮的心窝。

    当即道:“我主刘备,以三千残兵,灭夏侯惇于禁五千精兵,几乎生擒此二人,试问换做诸位,谁能做到?”

    “若不是云长翼德贪功冒进,我军携大胜之势,退守新野城,曹仁一万铁骑又奈我何?”

    “汝身为谋士,枉活三十有六,寸功未立,一计未献,只会摇唇鼓舌,冷嘲热讽,白食吴主俸禄却不知耻。”

    诸葛亮一番狂怼,让虞翻又羞又怒。

    “诸葛村夫,欺人太甚,你怎知我未献计献策?”

    “呵呵!”

    诸葛亮冷笑连连:“今曹操大军虎视江东,正是尔等献计献策之时,汝倒是拿出退敌之策来啊!”

    虞翻就是一混饭吃的队伍,哪有什么策略,涨红着脸退了下去。

    “孔明之意,似有破曹之策,可否道来?”

    “自然是有,但尔等闻曹丧胆,皆是软脊之辈,亮不愿与谋。”

    之后又有薛综,陆迹,言峻等人出言挑衅,都被诸葛亮驳斥得灰头土脸。

    忽然,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待客之道,曹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

    说话的人,是黄盖。

    领着诸葛亮穿过长廊,去见孙权。

    “拜见吴主!”

    孙权倒是很客气:“孔明有理了,今曹操携数十万大军南下,剑指江东,吴当如何应对?”

    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曹操出许都时,有三十万军马,招降荆州后,又得十于万,加上沿途新招的兵将,不下于五十万,战将有曹洪,曹仁,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不下千员,江东区区十于万甲士,如何抵挡?”

    孙权心里一惊,连忙问:“先生之意是……”

    “降曹,只有此路可行。”

    孙权脸色一变:“汝主刘备,兵不过万,将不过十,为何不降?”

    诸葛亮神色傲然道:“我主刘备,乃皇室贵胄,志向远大,立誓匡扶汉室,天崩地裂,矢志不移!故,我主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降曹!”

    孙权听到这话,心里有些不爽。

    这摆明说自己不如刘备。

    大袖一挥,面带温怒,走进内堂。

    鲁肃埋怨诸葛亮口不择言。

    诸葛亮却一副委屈的表情:“我只有破敌良策,吴主不问,我心里憋得好难受。”

    鲁肃弄清楚原委,将他带至内堂。

    孙权令人摆酒款待。

    诸葛亮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及孙刘联盟的优势。

    孙权大喜,下定决心联合抗曹。

    不料,张昭等文臣又危言耸听,动摇了孙权的心。

    孙权召回周瑜,让周瑜出主意。

    之后,东吴的主战派和主降派经过一番争论不休。

    诸葛亮从中周旋,终于让东吴上下齐心,联合刘备抗曹。

    …………

    曹营。

    曹操因东吴未履约合力绞杀刘备,还斩杀了自己派去的使者,勃然大怒。

    当即起兵至三江口,和周瑜交战。

    因没有水战经验,曹军大败而回。

    曹操意识到水军的重要性,让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日夜操练水军。

    此时,曹军离开许都已数月。

    某日,曹操帅帐内,数十名文臣武将聚集在大厅议事。

    一个少年,悄悄蹲在门口。

    这少年正是曹冲,按原剧情的时间推算,他已不在人世。

    因为自己随军出征,避免了兄长曹丕的迫害,所以安然无恙。

    曹操已经发现了他的身影。

    招了招手道:“冲儿,你想听我们议事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