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隐藏的新娘 > 第九节 转 变

第九节 转 变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隐藏的新娘 !

    王胖子这件事让张君安想起之前那刘姨给和他有过关系的那个女人说的话,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张君安除了工作外,就是奔走于沈阳的各个寺庙和道观之间,慢慢的他改变了很多,用张君安自己的话说,他从一个坏人过渡到了一个能分清好坏的人。甚至对他妈妈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只不过心结依然无法打开。

    那天是沈阳那一年里最冷的一天,慈恩寺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法轮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对慈恩寺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法名函可,号剩人,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29岁时到罗浮山削发为僧。清军南下时,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个别明朝官僚变节投降,于是写出了一本揭露时事的书《再变记》,此书被清军查出,将他押送京师受审,后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焚修。函可在盛京组织了一个“冰天诗社”,与文人儒士写诗作赋,十分活跃。在盛京城发生疫情时,他率众僧人采药送药,救活了很多人,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他于顺治十六年(1660年)在盛京坐化,终年49岁,弟子们在千山璎珞峰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禅师塔。

    张君安一大早便去了慈恩寺上香,刚一进寺庙就听到一位美女导游在给他她的佛友团们讲解着这个他曾经来过多次却不详情的寺庙,跟在后面听了一路。再看看庙里虔诚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停滞朝拜的信念,旺盛的香火烟雾缭绕在大庙的每一处。

    似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张君安在旅游团解散后一个殿一个殿的叩拜,默默的许下自己心中的愿望“希望佛菩萨保佑爷爷、妈妈一切帮助过我的人平平安安,保佑我多赚点钱赶紧取个漂亮媳妇。”也不知道是香灰还是尘土沾染到张君安的脑门上,却依旧掩盖不住那脑门上因为虔诚而留下的红色“印记”。

    手里拿着刚刚结缘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三世因果论》美滋滋的走出寺庙。山门外那高高的台阶上坐满了一个个乞求别人施舍的老人、残疾人、小孩子,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伪装的,可张君安依旧会在这些人面前的破碗或者破缸子里放些领钱。他说,这些人是比他弱势的人群,所以他会那样做。可他的想法这些人根本就不晓得,看到他如此的“慷慨”,这些人都朝他涌来,直到把他包围在中间,一直低着头给钱的张君安在给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却愣住了。那是一个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的女人,那一头黑发中掺杂着些许的银发,让这个女人看上去更显憔悴,而那一双含着泪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张君安,好像只要她一错眼神张君安就会凭空消失一样。并且抓着他的手臂摆出一副坚决不肯放手的架势,虽然隔着衣服,但张君安还是可以感觉到那手冰凉的温度。

    张君安愣愣的站在那里,突然口中喊出了“妈”。

    听到儿子十多年来不曾喊过自己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称呼,女人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但嘴角却微微上扬。要知道,即便是和钟鑫在一起的时候张君安都不曾喊过她“妈妈”。将近二十年了,这两个字她已经很是陌生,虽然她曾在梦中无数次的听到,但都不如眼前的这声这么的激动。

    “别哭了,一会脸冻了咋整,走吧,我带你去我那。”

    五年多啊,在一次又次的等待无果后,终于见到了儿子,那种心情,又有几人可以理解?一路上,她都默默的跟着儿子,一直到儿子的那间小破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