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年代文家庭食物链顶端[空间] !

    陶爱红对她婆婆不能说完全满意,她觉得婆婆偏心小儿子,只要孟华在,孟大国和孟二勇都得靠边站。

    可孟华考上了大学,是孟家的骄傲,陶爱红出去时提到小叔子,也是要夸上一夸。

    小叔子外出读书,几年没见回来,家里这两个儿子里,婆婆明显更偏心孟大国,给孟大国投资了养猪场,给焦蕙兰投资了服装店。

    虽说年终都要分钱给她,可她就是觉得婆婆更疼焦蕙兰。

    陶爱红心里抱怨,可她不是傻子,跟孟二勇闹过那一会,她也想明白了。

    跟婆婆拿乔是没用的,人家三个儿子,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没了他孟二勇,人家还有孟华和孟大国。

    再说家里孩子吃穿拉撒,全家人开销都是婆婆花的钱,买电风扇、买电冰箱、买洗衣机,婆婆没找他们伸过手。

    房子也是婆婆付的钱。

    年终分红没少她一分,做婆婆做到这份上够可以了别说县城了,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这样的婆婆。

    陶爱红嘴上抱怨,那是内部斗争需要,为的是防止婆婆的钱进大房口袋里。

    她心里对婆婆却是十二分满意。

    反倒是她老娘,整天说就她一个闺女,钱却都花在她哥身上,从没管过她的死活。

    她娘重男轻女就算了,她也没指望她老娘给她一分钱,可她娘过分的是,几个孩子回姥姥家,她娘一块糖舍不得给,有钱全花在她哥的孩子身上。

    陶爱红嘴上一点不客气

    “我婆婆赚的再少,可人家心里有这个家,人家一碗水端平,老大有的,老二家也会有,几个孩子都是她拉扯大的,没要我们费一点心,年终还给我们分钱。买洗衣机和冰箱,也是她自己要买的。我婆婆说了,家里孩子多,我和大嫂洗衣服太累,买台洗衣机让我俩松快松开。买台冰箱,夏天冰点啤酒、西瓜,冰点冰棍汽水啥的,大人孩子都舒坦。”

    赵英黑着脸,她是眼红甄桂芝赚钱。

    能不眼红吗政策刚放开,甄桂芝就去县城开了零食店,全县的人都去那买东西。

    赵英泛酸水,没少跟人嘀咕,说她一个寡妇,不好好在家待着,拉着一家老小出去送死,丢人就算了,迟早被人抓进去。

    没等到,等到的是甄桂芝把亲朋好友都带走了,等啊等啊,赵英也没等到她闺女开口。

    赵英想着,赚钱的事不该便宜自家人

    陶江干不了重活,可他是陶爱红的亲哥,甄桂芝能拉扯没有血缘的老邻居,怎么不拉车陶江一把

    甄桂芝不开口就算了,陶爱红也是个傻子不成绝口不提叫她哥去县城,赚钱的事不想着娘家人,这闺女也算是白养了。

    陶爱红人还抠门,向来回娘家舍不得给一分钱,不给钱给东西也成啊赵英眼巴巴盼了很多次,希望她把婆家搬空了,把零食带回家给她大侄子吃。

    她倒好,抠的连发霉

    的大饼都不舍得往家带。

    赵英能不气吗正在气头上呢,陶爱红还回家炫耀洗衣机和冰箱,赵英没拿扫帚把她赶出家门,就算好了。

    “你这死丫头,你婆婆这么糟蹋钱,你就不知道拦着点那孟家的钱真要花不完,怎么不想想你那吃糠咽菜的老娘,和你那受苦受罪的哥哥。”

    陶爱红眨巴眨巴眼,这就没了怎么不说,还有她那面黄肌瘦的大侄子呢

    “给自家人花钱怎么能叫糟蹋给别人家花钱才叫糟蹋我婆婆给我们买洗衣机和冰箱,至少我们用得着,我们享受了。钱都给你给我哥了,我能听到一个响吗”

    赵英气得拿烧火钳。

    “赔钱货赔钱货那么大的店,也不知道把自家人往里拉你哥哥是比孟二勇差,还是比孟大国差”

    陶爱红想了想,很坚定地点头。

    “那是差远了”

    “你这赔钱货你哥那脑子最好使了,他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还夸过他数学好。你把你哥带去管钱,每个月也不要多,给个十的就行。”

    陶爱红瞪大眼,心说她老娘口气真够大的。

    还给个十就行,他怎么不上天呢

    要是把陶江带过去,陶江能把她家店都给偷没了。

    “他能管什么钱我上学时攒了一学期才攒了五毛钱,想买个新书包,他倒好,直接给我偷没了,一分钱没给我留。让他去算账你当我傻”

    赵英气得直瞪眼,这闺女脑子里进的水啥时候倒干净的怎么不如以前好骗了

    “你个傻子你以为娘是为了你哥娘为的可是你啊娘是怕你在婆家,没个娘家人帮衬,钱都被你老大家骗去了。你婆婆偏心,赚100块,给你30块,给你老大家70块,你这没心眼的丫头就觉得人家疼你。你哥要是去了,至少能给你兜个底,账上有啥问题都会告诉你,这不比外人强”

    要是以前,陶爱红还真能被她说动。

    可陶爱红不傻,她在数字上很有天赋,虽然没管过家里的账本,可账本就放在那,这点小破店,又不是啥大企业,还防这防那当的。

    陶爱红看过账本,家里的账一目了然,没有对不上的。

    陶江就是个负担,她婆婆就算只给她30块,那也比她老娘一分钱不给,比她哥只想着偷她钱要好太多了。

    陶爱红油盐不进,赵英也没法子。

    陶爱红难得回娘家,也想念妈妈的味道了,她是个厚脸皮,这边吵过架,那边也能没事人似的。

    “娘,晚上炖只老母鸡吃吃呗,你炖的鸡可比我婆婆炖的好吃。”

    炖老母鸡空手上门还想吃老母鸡呢

    乡下人家的母鸡可是下蛋用的

    真是好日子过惯了,不知道吃糠咽菜的苦。

    赵英心说亲儿子亲孙子都没给吃,还能给闺女吃

    她白眼翻上天了,“没鸡”

    “鸡呢”

    “鸡被她那不中用的闺女气死了,正在吐血,吃不了。”

    陶爱红

    还没出正月,店里生意不忙,甄臻一颗心扑在新开的服装店上。

    焦蕙兰是个能干的,孟大柱兄弟俩装修好店铺后,她一天没要,就把衣服整理好,分门别类放到货架上,墙壁上铺了背景布,该挂的衣服挂好。

    新衣服给了她不少灵感,布料店的样衣她也早早做好了,全部弄好也只要了7天时间。

    开业当天,甄臻打算做个开业活动。

    放挂鞭炮,挂个红色横幅,门口放几个花篮,喜气一点,务必让路人知道,她家新店开业了。

    鞭炮、横幅交给孟大国和孟二勇,花篮就交给陶爱红,刚分配完工作,甄二嫂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他小姑。”甄二嫂从自行车上跨下来。

    “二舅奶。”孟南打招呼。

    “大丫开学没”

    孟南撇嘴,“开学了。二舅奶,别叫我大丫,我现在叫孟南了。”

    “好好好,二舅奶以后都叫你孟南。”

    甄二嫂带了点咸鸭蛋给甄臻,她家刚腌好的,知道甄臻不爱吃太咸的,就早几天捞上来给她就馒头吃。

    甄臻接过咸鸭蛋交给焦蕙兰。

    “今年的鸭蛋好,我今早切了几个,个个都金黄流油,又不是特别咸,你肯定爱吃。”

    甄臻笑笑“还是你惦记我,知道我的口味。”

    甄二嫂就笑着说了门面房的事她在家附近看好一套房子,也跟甄臻家这种一样,是人家的自建房,靠近路边,就算门面了。

    “3间门面,前后两排都是平房,也有个院子。我找人看过,说是这平房上面还能加盖,将来有钱了,自家再盖一层,就是楼房了。”

    甄二嫂家地段不错,那附近职工多,开个修理店,也能赚个好钱。

    就算钱赚不到,这块地可是不错的。

    “什么价”

    “房子不咋样,但院子不错,比你这边还要大些,房子和地一起卖,找我要750呢。”

    “不便宜啊。”

    甄臻这房子买的便宜。

    一来这位置比甄二嫂那边差一下,位置不算特别好,只是靠近马路,人流量不错;二来甄臻买的是危房,她后期修房子买材料买涂料加固,还重做了屋顶,也花了一两百。

    “是不便宜,那房子我瞧着一般,就是地好。将来赚了钱,推掉重盖,能盖个很气派的楼房。”

    甄二嫂这次来,是想请甄臻一家过去看看,甄臻也不能说别的,带着孟大国几人就去了。

    房东瞧见来了这么多人,气势就弱了些。

    “房子是有些年头了,可这块地很不错,我要是能盖的起房子,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卖。”

    80年个体户刚翘头,人们的思想还没变过来,都不知道干个体户能赚钱。

    房东也不知道路边的房子能值大钱。

    这几年回城的人多,想买房子的人家也不少,价格还不错,房东就打上了祖产的主意。

    再过十年,这块地皮至少要值个1、2万,甄臻房子都没进去,就叫甄二嫂给拿下。

    “眼下房子大多在房管局手里,私人的房子少,遇到合适的就买下,用你的话说,等有钱了,盖个沿街的楼房也是好的。”

    孟大国和孟二勇都觉得不错。

    甄向阳和王玲跟父母住一起,老房子才60平,住六口人,实在挤得慌。

    有了自己的房子,小俩口带孩子搬出来,离父母家又不远,平时父母还能帮忙带带孩子,这有什么不好的

    至于屋顶漏雨、房子墙壁老化、排水不好的问题,都可以叫孟大柱兄弟俩来修。

    只要花钱都能弄好。

    甄向阳听他们这么说,就叫甄二嫂跟房东还价,不过这房东也是硬脾气,一分钱不便宜,白白浪费了口舌,最后还是以750块的价格买下了。

    买了房子,甄向阳就找孟大柱兄弟俩来修房子,顺便把门面简单装修一下。

    孟大柱兄弟俩刚忙完服装店,刚闲下来,就有活儿干了,也挺高兴的,又扛着工具来县城了。

    他俩有经验,考虑周到不说,还给甄向阳画了个简易的草图,把甄向阳唬的一愣一愣的。

    孟大柱兄弟俩开年就做了两家店,手头还有2家店在等装修,算起来,这个月,他们各能分到30多块钱。

    孟大柱拿了钱回家,本以为张巧红会高兴,谁知却撇嘴嫌弃上了

    “才几十块钱。”

    孟大柱脸一下就冷了,“几十块钱怎么了家里种地一个月也就十几块钱,我赚了钱,给闺女读书,给儿子买吃的,怎么就不好了”

    比起以前是不错,可隔壁周淑芬家收拾东西去县城了。

    张巧红娘家人打听了,周淑芬生意不错,寄卖在好婆婆的猪头肉天天排队。

    “我娘家邻居说她能分好几千你婶子真够偏心的,帮孟大建不帮你,盼弟在你婶子手下拿钱,周淑芬一年能赚几千,她家马上就成万元户了我们呢我给你生了四个孩子,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你就给我这点钱,比不上人家一个手指头。”

    孟大柱给人装修铺子,干的是辛苦活。

    可再辛苦的活他都从不抱怨,就是觉得未来是能看得见的,谁不想辛苦一天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以前张巧红也不错,跟周淑芬也有说有笑过,自打周淑芬煮猪头肉赚了钱,张巧红就像变了一个人。

    “你怎么不说招弟还考上大学了呢张巧红我可告诉你,我婶子跟我可没一点血缘关系,我叔死得早,我婶子完全可以改嫁的。她对咱家人好是情分,不好咱也不好说什么。”

    “可她对孟大建好,对你不好。”

    “那你也没人家周淑芬的本事”

    “我是不会煮猪头肉,可你婶子让苟子娘和张翠花做咸菜、辣椒酱,

    陌生人都能帮,咱们就不能帮帮咱们”

    张巧红真是魔怔了,连孟大柱都知道苟子娘的辣椒酱,张翠花的咸菜做的好。

    今年他婶子要开食品厂,这两人的咸菜辣椒酱,拿去哪里都受欢迎。

    孟大柱知道自己没这本事,也不嫉妒,张巧红倒好,天天盯着人家,这日子还怎么过

    孟大柱懒得搭理她,气得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县城,打算在工地搭张床,将就睡一晚。

    出了正月,服装店和布料店一起开业了,孟大国买了几挂鞭炮接在一起,足足炸了一万响,炸的马路上都是红色彩纸。

    门口摆着两排花篮,是陶爱红去置办的,门头上写着“焦点女装布料”。

    店名是焦蕙兰想的,陶爱红也同意了。

    甄臻原想起个高大上的名字,别看现在就是家平平无奇的女装店,可难保将来不能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转念一想,将来再说将来的话,县城老百姓字都不识字,取名字当然越简单越好。

    去年模仿好婆婆的两家食品店都关门大吉了,今年初又开了四五家店,这条街比以前热闹了。

    鞭炮一放,花篮一摆,加上好婆婆的客流量大,有不少凑热闹的人往店里挤。

    女装店这边单价高,看得多买的少。

    面料店那边就不一样了,百货大楼要票还卖十几块钱一米的的确良,这边不要票,只卖10块钱一米,开业搞活动,打8折,8块钱一米,款式还比百货大楼的新。

    这料子手感好,做衬衫做裙子都行。

    四个款式,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年纪大的人能穿,年轻人也能穿。

    客人一窝蜂涌入面料店。

    陶爱红就嚷嚷

    “比百货大楼便宜了一半,不用票就能买,买到就是赚到给自己买,给对象买,给孩子买,给父母买,买多赚得多不知道做啥款式的,您抬头看看左边墙上的成衣,这都是咱自家的料子做出来的。”

    客人一开始还没注意,抬头一看,乖乖,还以为只能做点传统样式,没想到还能做这么多款式。

    这得有十几种了吧

    可别说,成衣做的这么好看,谁都想买几块布回去了,这布料还能做假领子呢脖子爱出油的人,衬衫上总是黑乎乎的,做了假领子就不用天天洗了。

    这布料用途可真多。

    “这两种布各给我1米”

    “我每种布都要1米”

    “这布给我2米”

    扯布料很省事,熟练工只要把尺子往布料上一放,横着一撕,就能把布料扯断。

    算账也方便,买1米布就8块钱,以此类推,陶爱红这边撕布,那边收钱。

    早上还忙得过来,到了下午,不少人听说焦点布料时髦又便宜,都跟亲朋好友来看看,甚至有从乡下过来专门买布的。

    店里乌泱泱挤了一群人,陶爱红嗓子都要冒烟了,忙得恨不得长8只手。

    甄臻

    见她忙不过来,就把孟盼弟派过去帮忙了。

    孟盼弟就是甄臻的左护法,她如今做事利索,和陶爱红一个扯布,一个收钱,再有孟二勇和孟大国打打杂,倒也做的有条不紊的。

    比起布料店,女装店的生意显得冷清。

    女装价格贵,这几天又回温了,棉袄都不要穿,羽绒服卖不出去,春夏装又太早。

    整整一天,焦蕙兰只卖了5件衣服,算起来赚了20多块钱。

    赚的其实也不少,一天能赚20块,一个月就是600块,一年也直奔万元户了

    放在从前,焦蕙兰守着这点钱,夜里都能激动得睡不着觉。

    可人见识过钱,对这点钱就看不上了。

    比起布料店的人挤人,比起布料店上千块的营业额,她这边就有点不够看了。

    甄臻却一点不担心,晚上特地收看了天气预报,回屋就跟焦蕙兰说

    “后天就降温了,这次降温是要下雪的,只要下了雪,咱们的羽绒服就好卖了。”

    这几天,甄臻在捣鼓食品店的新品,今年她要开食品加工厂,零食店散装出售的同时,也将把好婆婆的明星产品,做成袋装的推向全国。

    甄臻就想研发点新品出来,到时候一并推出去,哪个品种卖得好,就作为主推产品。

    “娘,您又捣鼓什么呢”

    “我想做个多味花生米和糖霜花生米。”

    花生米货源不紧缺,每年花生上市的季节,农村的花生要多少有多少,甄臻寻思着,其他产品原材料不好找,不如在花生上下功夫。

    前世甄臻就爱吃多味花生和糖霜花生,袋装、散称都是好卖的。

    多味花生还是油炸的,这年头人们肚子里缺油水,油炸的东西吃起来香,肯定受欢迎。

    可就是没有专业的包装机器。

    甄臻想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哪个国营食品厂有机器要出售的,孟大国就进来了,说了一个坏消息,县里的生猪经营又收紧了。

    甄臻原打算今年扩大规模,办个正规的养猪场,再往肉联厂的方向发展,看来是行不通了。

    不过政策多变,她手头有赚钱的项目,也不着急。

    眼下最要紧的是解决食品包装问题。,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