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天相 > 第二十二章 醉仙楼中醉仙酒

第二十二章 醉仙楼中醉仙酒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天相 !

    闻依在横迁身旁顿时就显得有些尴尬的意味,周青却向横迁开口道:“横公子,虽然众情难却,但是这位闻依公子方才此时恰要作诗,横公子还是让这位闻公子先来吧?”

    周青此言一出,就引得了不少人的面色不满,看着他有些愠怒。横迁却向闻依望去,折扇一收作了一个请的姿势,笑道:“闻公子,请。”

    大堂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了闻依身上。

    闻依对这横迁印象不坏,见他谦让,也不想折了他的面子。既然要做这文抄公,如果一会珠玉在前,让横迁下不了台来,难免有些失礼,道:“我还未想好,还是横公子来吧。”

    大堂之中顿时有了些许嘘声,就连闻依身后珠儿眼中的鄙夷之色也极浓,就算你文采不出众,也不用这样装模作样的讨好横迁吧,随便作首诗应付过去有那么难吗?

    横迁儒雅一笑,从一名婢女托台上拿起一杯酒水一饮而尽,走了几步,口中念道。

    阆苑琼楼谋一醉,举杯邀月还无味。

    月影翩翩影空寒,何时为伊人憔悴。

    ……

    场中顿时静下,横迁的才名人所共知,却不想这首诗如此中规中矩,难道横迁是照顾那名叫做闻依的公子,不想他失了颜面?

    这横迁不光才貌双全,更会做人啊……

    且不论众人各自猜测,横迁对着闻依轻轻一笑,就往自己的坐席去了。

    闻依感受到他的好意,也回以一笑,本来两人各自礼让,却不想成了现在的局面,不过……为了那千两黄金和日后城属道宫的推荐名额,闻依都不能低调下去,他清了清嗓子,道:“在下刚才思虑再三,已然心中有数,这首诗还请大家指正……”

    见闻依如此说道,大堂之中顿时安静下来,珠儿却心中一番怒骂,别人不知道你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吗,这样装腔作势,一会儿下不了台来,岂非成了笑柄?算了,反正那个笑柄也不是我,何必如此……

    “闻公子请。”周青笑道。

    闻依在大堂之中走了半圈,来到中间那处移植的花圃,才念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大堂之中顿时平息静气,在场都是识货之人,哪里听不出这诗词的出彩,甚至比当初横迁的醉酒赋也不遑多让。

    珠儿眼中突然异彩连连,本以为是个败絮其中的公子,竟然有这样的才华,难道刚才在门外,他只是对自己的戏谑。思及此,顿时一阵娇羞。

    闻依继续念道。

    月既不解醉,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1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闻依吟完之时,从身旁举杯一饮而尽,道:“醉仙楼中醉仙酒,好!此诗请诸位指正。”

    不少人面面相觑,此诗意境优美,构思奇特,诗句细腻,引人无限凄凉,甚至可称传世之作,他们哪里能指点些什么。

    “好好!”横迁大声赞道。“闻公子此诗可谓一绝,不知此诗何名,来日公子可否为我抄录一遍,让我收藏一番。”

    闻依道:“不敢称绝,拙诗名叫月下独酌。横迁公子既然喜欢,又何须来日,此时便可为公子抄录。”

    横迁大喜,连忙吩咐身旁的婢女去取笔墨。

    这时又有几名少年从远处走来,上前想与闻依论交,闻依都一一有风度的回了礼……

    又过一会儿,珠儿和另一个婢女取来了笔墨纸砚搁在了闻依身前,在众人的围观下,闻依才开始提笔书写。

    也不见闻依如何思虑,抬手间便行云流水的书写起来,一副墨宝一气呵成,颇显功底。再看那书法也是大气磅礴,自成一格,一眼便知曾下过苦功,顿时引来不少人的交声称赞。

    闻依怡然坐定之时,不少婢女向他投来了倾慕目光,对那珠儿也是一脸羡慕,能遇见这样才貌双全的公子,真是珠儿的福分……

    这时横迁才上前谢过,他正想将墨宝收起,突然一阵温润地声音传来。

    “横公子可否将此墨宝让与月儿。”

    众人这才回过头去,只见一身红裙的鞠月儿已经站在二楼高台,亭亭款款,柔媚地望着横迁。

    横迁站在那副墨宝之前,伸手将其收起,才转身向鞠月儿笑道:“鞠月儿老板想必也不不是夺人所爱之人,横迁还是自己收起吧。”

    此言一出,引得鞠月儿抿嘴轻笑,不少青涩的少年望着那绝世的容颜顿时有些痴了,直到身旁的少女用手掐了一下才醒悟过来……

    鞠月儿又对着闻依盈盈一礼,道:“还请公子诗酒会后亲笔为月儿写上一副,月儿多谢。”

    闻依道:“鞠月儿老板无须多礼,闻依答应便是。”

    其实从鞠月儿出现在二楼的那一刻开始,不少人就明白今日诗酒大会已经正式开始了。果然,鞠月儿又开口说道:“今日众位公子赏脸醉仙楼,月儿感激不尽。想必众位也好奇那几卷孤本吧?灵儿……呈上来。”

    鞠月儿身后一名绿裙婢女手捧三卷古籍低身走了上来,大堂中众人的目光顿时落在了她的身上……

    鞠月儿将那三卷古籍搁置于身旁木制展台之上,众人才得以一睹那些古籍的名字。

    《九五真解》,《七国本纪》,《问道本心考》。

    大堂中的众人皆眉头一皱,这几卷古籍别说看过,就是听也没听说过。《九五真解》想来与第一代道尊有所联系,《七国本纪》大概就是记载了一些当年七国的杂事,而这《问道本心考》又是何书……

    众少年少女沉思之时,横迁的嘴角却微微上扬,他又瞧了闻依一眼,正好撞上了闻依的目光,二人相互点头。

    还不待众人深思,鞠月儿继续说道:“这三卷孤本皆是月儿无意之间得来,记载了一些历史的杂事,虽然价值不菲,却对于修行没有多大的益处,与那千两黄金,都是本次诗酒会的魁首之物。只是不知在座诸位公子,谁能将它们带回家中收藏。好了……接下来就诗酒会就正式开始了。”

    大堂中的少年少女们顿时倾耳细听,鞠月儿道:“诸位也许早就发现了四周灯笼上和花盆下其实藏着不少锦囊,一共有二百锦囊,锦囊之中有不少诗谜,此次诗酒会的第一关便是解谜,先解出五处谜底的公子会得到步入二楼的机会……余下的诸位也可留在一楼用膳观礼,静待今日诗酒会的魁首产生……那么,就以以一炷香为限,月儿在二楼恭贺诸位的佳音。”

    鞠月儿说完此言,就移步退下高台,同时大堂之中的少年都从身旁拿到了第一道诗谜,开始苦思。

    这也是醉仙楼诗酒会的特色之一,也是年轻的才子佳人们扬名的好地方。读书习字总会有益于修行,几乎所有顶级势力的预备弟子,十六岁前都是不曾修行的,平日所做的也是读书习字,这不光是因为十六岁方才望气显相的原因,更是因为读书习字可以启迪心智,凝神养气,提升日后望气显相的可能性……这无疑是场刺激的赌博,先修行还是养气,期待日后显相成功一步登天,还是认命的成为凡修,大多数富贵的人家都会选择前者,而贫寒的人家却只能选择后者……

    而这些却不经意间造就了天下文事的鼎盛局面,这也才有了诗词歌赋百家竟艳的潮流……

    闻依从身旁的花盆之下拿起了一个黄色的锦囊,在珠儿的眼前将其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几行娟秀的小字。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从字面上看来,这首诗无疑是在写景,那么谜面是……

    闻依通读了几遍却始终没有找到有什么规律,这……仅仅是第一道诗谜就这么难吗?闻依这时抬头,发现横迁已经将一个锦囊放下,拿起了第二个锦囊。

    山,水,花,鸟?

    闻依凝神苦思,不经意间仿佛看见了一副意境悠远的山水画,青山流水,花开鸟飞,那么……这诗的意境即是谜面,就是……

    闻依开口道:“是个画字。对么,珠儿。”

    珠儿看着闻依,轻轻点头,将那个锦囊收起,又从旁边递了另一个锦囊给他。

    这次闻依将锦囊拿起,只不过略略思索了一刻,就顺利的解开了。

    直到拿起第三个锦囊的时候,大堂之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喧嚣声,横迁已经成功解出五个锦囊,往二楼去了……

    “横迁公子果然才华横溢,短短时间就解开了五个谜面。我才不过开始思考第二个……”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横迁公子自然才华横溢,但是解谜更重要的是博古通今,才思敏捷,这就是底蕴了,这才是横迁公子这么快解谜成功的关键。”

    “此言有理。”几名少年少女附合道。

    大堂之中议论纷纷,闻依却凝神苦思,总算将第三个锦囊的谜题解开,这时大堂之中又喧嚣起来,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往二楼而去,落在闻依的眼中只看见一身白裙飘飘。

    “那是谁?”

    “好像是…悦文书院的魁首白素儿,据说常年在悦文书院读书,足不出户,极少为人所知。直到去年十六岁才成就了白兔之相,其人据说极为聪慧,也是一个天才人物。”

    待闻依拿到第四个锦囊的时候,突然发现珠儿脸色有些奇异。

    闻依道:“怎么了。”

    珠儿道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说道:“方才听公子一首月下独酌,珠儿心中极为喜欢,但此时公子解谜似乎未尽全力,恐怕在名次会差上很多,珠儿为公子担忧。”

    闻依笑道:“在下当然是全力以赴,只是不擅此道。至于名次……只要能过关,名次什么的可以容后再议。”

    珠儿却没有再答了,不敢耽搁闻依的时间。就在这时,又见到两个少年的身影往二楼而去。

    等待一炷香快要燃尽之时,闻依总算解出了五个谜面,带着珠儿往醉仙楼二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