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末大财阀 > 第二十八章 你没有准备好

第二十八章 你没有准备好

作者:大杯冰柠檬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下文学 www.bvwx.com,最快更新明末大财阀 !

    一会是不可能一会的,两人坐着马车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回到华庭,这再次刷新了李亨对有权有势的认知。

    周万年竟然可以在递铺驿站换马,这是李亨以前都不知道的。毕竟驿站不是你有钱人家就搭理你的。

    原来这些人会在自己常去的地方先寄样好马匹,等用的时候来回交换,每年付给递铺和驿站一点寄样钱。

    以前连钱都不用给,驿站的马匹都可以随便用,可惜后来裁撤了驿站驿卒,禁止了官员亲属蹭驿站用的行为,对就是导致李自成下岗的那次裁撤。

    李亨表示学到了,以后他也需要在华庭和保山之间预置这样的递铺,只不过现在嘛,还是算了。

    原本以为要回家休息明天再见周万年的叔呢,没想到这位一直待在编辑部读书到了深夜。

    两人的到来,周立勋放下书:“乾达,一路上可还顺利?坐!”

    李亨拱手:“谢周先生,这一路有万年兄陪着没什么事情。”

    周立勋也没有再客气:“这次编辑部这边新报纸已经准备妥当,让万年去找你是想问问,印刷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亨疑惑道:“已经准备好了?这么快?我还以为还要两三个月才行呢!周先生果然大才,亨佩服佩服。”

    周立勋被夸也是脸上露出矜持的微笑:“区区小事,这都是子龙兄已经做好前期准备,我只不过是收尾整理而已。”

    李亨眉头一挑:“我老师?他没有负责过编辑事务啊?他就准备了第一期的文章而已,编辑部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安排呢?

    先生选的采编人员都有谁?转运渠道安排的是哪位,第一期既然准备好,那第二期准备的怎么样了?”

    周立勋立刻迷糊了:“何为采编人员?”

    李亨啊了一声:“竟然没有安排么?先生采编人员就是收集新闻素材的人员,我称其为记者。

    先生也知道,咱们的第一期是我老师写信跟这些大儒名仕约稿,最后经过优中选优汇集。

    但是这些大儒名仕也不是天天都有好文章,毕竟咱们的报纸要五天出一期呢。

    这个就需要有人到各地收集好文章发回来,然后编辑部在经过筛选,最后上报纸刊载。

    这里面又涉及到转运渠道的安排,各地的最新好文,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来,要是一篇文章都出一两个月了咱们还没有得到,这时候恐怕就已经天下皆知了。

    那咱们的报纸岂不是成了事后诸葛亮?

    再有就是这个报纸的延续性,按照当初和老师商定的,每五日出一期的速度进行编辑,那么从第一期开印开始,到第二期开印中间只有五天的时间而已。

    所以第一期确定样板之后就应该立刻进行第二期的制作,因为第一期可以精雕细琢,但是第二期就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了,更需要先生的才华来完成文章筛选。”

    周立勋突然有点慌了,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把第一期做好,然后一炮打响名声,但是这后面的事情他还真的没有操心过。

    第一炮打响固然重要,但是这后面要是拉胯了,那岂不是更加丢脸?

    李亨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我没有想到先生这么有才,短短时日已经做好全部准备,既然先生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明日我就安排印刷……”

    周立勋咳嗽一声:“那个,先等等也好,好文需要仔细雕琢,此事我在跟你师傅商量商量,你先回去休息吧,万年你去送送乾达……”

    李亨和周万年出来,周万年不禁朝李亨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高,这明明是你自己没有准备好,怎么现在听着好像错在我叔那里一样。

    能把他问的哑口无言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还让我送你,这是怕你不走吧!哈哈哈。”

    李亨斜眼看看他:“你就乐吧,一会回去你叔指不定怎么说你呢,我说的这些事情你都提醒他了么?”

    周万年傻眼了:“啥?为啥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李亨微笑着看他:“一会你就这么跟你叔说,看看他信不信!”

    周万年回过味来,拉住李亨:“好你个李亨,这事是你提出来的,我本来就是个传话的,你都没跟我说过,我怎么会知道!”

    李亨挣脱他的拉扯摆摆手:“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你再仔细想想我真的没有跟你说过么?我当初可是提醒过你,要注意采集各地的最新消息,最好结合邸报。

    我也告诉过你,要尽早安排人到各地收集这些消息送回来,还有内容的延续性和储备也要注意,别时间到了凑不够文章!”

    周万年仔细想想,李亨确实提醒过他,但是他根本没有在意,这内容的事情都是他叔跟陈子龙在负责,他觉得自己就是个传话的,那需要管这些,以两位名仕的才华一份报纸而已还用他提醒?

    没看到周万年都没有怎么做事,人家样报都做好了。

    现在被李亨这么一说他有点慌了:“李兄你可不能害我,你这谁便一提我怎么能想到这么多?

    你得教教我这后面该怎么说怎么做,别到时候我叔问我一问三不知的时候再抓瞎了。”

    李亨暗暗同情的看了一眼周万年,你以为你叔让你来,就只是送送我?不就是他自己不好意思问,让你动嘴吗!

    李亨带着周万年往外走:“这事要说难也难,要说简单也很简单,到全大明采编现在还没有必要,但是今年建立一个覆盖江南的采编渠道还是可以的。

    正好轧棉机协会现在已经分出去了三十四府九省,我们可以利用协会会员在当地的影响力,很容西就解决场地的问题。

    而人员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江南谁不知道复社几社,找几个文人担任采编记者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到时候咱们多少付给一些润笔和辛苦费就是了。

    最麻烦的就是消息传递了,现在咱们能依托的只有急脚递和车船,将来咱们可以考虑培养自己的信鸽通信体系,加快消息的传播。

    这事的大体框架已经跟你说清楚了,你又是协会会员,又复杂联络协会和几社之间的往来,这要是都做不好,你叔在挂落你,你可别再找我诉苦了。”

    周万年细细想了一下:“咦这事,好像确实容易,只是钱怎么搞?从轧棉机协会支取么?”

    李亨翻翻白眼:“不然呢!你要是愿意出,也可以自己出。”